身為媽媽的妳,是不是也曾經因為孩子不小心打翻水杯,而瞬間怒火中燒?那種從0到100的暴怒,彷彿火山爆發,事後卻又被強烈的自責和罪惡感淹沒,心裡想著:「我怎麼會對孩子這麼生氣?」
如果妳有過這樣的經驗,請不要再責怪自己。今天,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個許多媽媽都默默經歷的現象:「媽媽憤怒」(Mom Rage / Maternal Rge)。
什麼是「媽媽憤怒」?
「媽媽憤怒」指的是身為母親,因長期累積的壓力、無力感與疲憊,所引發的一種失控且強烈的憤怒情緒。這種憤怒通常沒有明確的目標,它的爆發往往只是一個微小的導火線,例如孩子不聽話、先生不幫忙,但背後真正的原因卻是更深層、更複雜的長期困境。
這與一般的情緒失控不同,它不是單純的愛抱怨或脾氣差。它源於:
- 長期睡眠不足與身心俱疲:媽媽們總是在照顧家庭和孩子,很少有時間能獨處、好好吃飯或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- 被忽視與不被尊重的感覺:媽媽的付出常被視為理所當然,她們的努力和貢獻沒有被看見,長期累積下來的無力感,最終演變成憤怒。
- 多重角色的壓力:現代媽媽身兼數職,除了照顧家庭、孩子,可能還得兼顧工作,甚至要打理公婆家、娘家等事務,這些多重壓力交織在一起,隨時可能引爆。
「媽媽憤怒」的常見表現
當媽媽憤怒來襲時,妳可能會:
- 感覺失控:說出或做出一些事後會後悔的話語或行為。
- 想像中的傷害:腦中閃過想要傷害孩子的念頭,但理智上會克制住,不會實際行動。
- 情緒與肢體爆發:摔東西、甩門,或是單純感到情緒已經到了極點。
- 伴隨而來的罪惡感:當情緒平靜下來後,會陷入深深的自責,後悔自己不該如此對待家人。
為什麼妳的憤怒,不是妳的錯?
媽媽憤怒的爆發,並不是因為妳EQ低、情緒控管不佳,或挫折忍受力太差。它其實是一個訊號,告訴妳:妳的界線已經被跨越了,妳的需求沒有被滿足。
這背後是整個社會對母親的高期待,以及育兒責任分配不均所造成的。當所有壓力都壓在妳一個人身上時,情緒的引爆只是時間問題。
尋找出口:如何面對母職憤怒?
面對母職憤怒,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它。
- 第一步:不要自責。請告訴自己:「這不是我的錯。」這句話很重要,它是妳踏出改變的第一步。
- 尋找冷靜的空間。當憤怒湧上來時,試著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。深呼吸,暫時離開現場,讓自己冷靜下來。
- 檢視與溝通。憤怒可能是個訊號,提醒妳去檢視家庭分工是否合理,或是妳與伴侶的關係是否需要調整。這時,找一個不帶批判的人聊聊,分享妳的感受,並嘗試與伴侶溝通,尋求共同解決方案。
- 照顧自己。妳的需求和感受同樣重要。找到能滋養自己的方式,哪怕只是一小段獨處的時間、一個人的散步,或是好好吃一頓飯。
- 尋求專業協助。如果情緒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,別猶豫,勇敢尋求諮商心理師等專業人士的幫助。
當我們正視「媽媽憤怒」,並將其視為一個需要被聽見的聲音,我們才能真正開始照顧自己,讓育兒生活不再是孤軍奮戰。
妳的憤怒值得被理解,妳的付出值得被看見。
延伸收聽 ——《換個角度談媽媽》EP10暴怒後又自責,不是EQ低,而是背後有複雜原因──來聊「母職憤怒」
#媽媽憤怒 #媽媽心理健康 #情緒 #生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