翹翹板

-媽媽的支點

  • 主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成為母親期小理論
  • 成為母親期大經驗
  • 媽媽資源地圖
  • 最新活動
  • 活動紀錄
  • 聯繫我們
  • …  
    • 主頁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成為母親期小理論
    • 成為母親期大經驗
    • 媽媽資源地圖
    • 最新活動
    • 活動紀錄
    • 聯繫我們
    • 登錄

翹翹板

-媽媽的支點

  • 主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成為母親期小理論
  • 成為母親期大經驗
  • 媽媽資源地圖
  • 最新活動
  • 活動紀錄
  • 聯繫我們
  • …  
    • 主頁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成為母親期小理論
    • 成為母親期大經驗
    • 媽媽資源地圖
    • 最新活動
    • 活動紀錄
    • 聯繫我們
    • 登錄

當媽媽後,你不是迷失自我,而是正在「關係中長出自我」

文:翹翹板團隊

許多人說:「當了媽媽,也不能忘了自己。」但究竟什麼是「做自己」?

如果你也曾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,甚至認為自己當了媽媽之後,離「做自己」越來越遠,可以嘗試先慢下來看看這篇文章喔。這篇文章我們要分享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:「關係中的自我」,它可能會改變你對「做自己」的看法。

「做自己」的傳統定義,為何不適用於女性?

傳統心理學,多由男性學者主導。他們將「自我」(Self)定義為獨立、自主、不依賴他人,並與他人有清楚的界線。

但身為女性,特別是成為母親之後,你可能會發現這種定義很難實現。我們每天都在與孩子、伴侶、家人建立緊密的關係,根本不可能完全獨立,也無法與他人分開。難道我們就注定無法「做自己」嗎?

新視角:你的「自我」,從關係中誕生

一群女性心理學家,包括Jean Baker Miller、Judith V. Jordan等人,在1980年代提出了不同的觀點。他們認為,對許多女性而言,「自我」並非來自於分離,而是從關係中慢慢被建構出來的。這就是「關係中的自我」理論的核心。它強調女性的自我,是透過與身邊的人、事、物不斷互動,建立情感連結,在付出與接受中,逐漸長出來的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成為媽媽後,我們的「自我」會經歷巨大轉變:

  1. 與孩子的關係:從懷孕時的胎動,到孩子出生後的哭聲和需求,每一個互動都在重塑我們對「我是誰」的認知。我們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,也在學習和認識一個全新的自己。
  2. 人際關係的重整:成為母親後,我們與伴侶、長輩、朋友、甚至職場的關係都會發生改變。這些關係的調整,迫使我們重新審視和界定自己的角色與界線。例如,你可能在與公婆的育兒觀念衝突中,更堅定自己的原則,從而長出一個更獨立、更有主見的自己。

停止自責:你不是迷失,你正在成長

當你發現自己無法像過去那樣自由、獨立時,請不要自責。那不是因為你迷失了自我,而是因為你正在經歷一個從未有過的、深層的自我重塑過程。

透過與孩子的連結,你學會了無條件的愛與耐心;透過與伴侶的合作,你學會了溝通與協調;透過與長輩的磨合,你學會了堅持與變通。你所經歷的每一個關係改變,都是在幫助你更了解自己。

當你重新檢視並整理這些關係時,你會發現自己更清楚什麼對你而言是重要的,什麼是可以放下的。這就是「關係中的自我」所帶來的力量— 你的「自我」沒有消失,它只是在成為母親的過程中,長出一個更成熟、更完整的樣貌。

下次當你感到困惑時,請記得:你的「自我」不是單純的切割與獨立,而是在與愛和責任的連結中,不斷地茁壯與成長。

延伸收聽 ——《換個角度談媽媽》EP13「母職再製」-你變成媽媽的樣子,其實是從小「學」來的?!

#人際關係 #做自己 #關係中的自己 #迷失自己 #當媽媽也當自己

















訂閱
上一篇
給媽媽們的一封信:你的憤怒,不是你的錯
下一篇
「母職星座」:當你成為媽媽,你的心理正在經歷一場「星系大爆炸」!
 返回網站
頭像
取消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