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mbnail image

翹翹板

-媽媽的支點

  • 主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成為母親期小理論
  • 成為母親期大經驗
  • 媽媽資源地圖
  • 最新活動
  • 活動紀錄
  • 聯繫我們
  • …  
    • 主頁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成為母親期小理論
    • 成為母親期大經驗
    • 媽媽資源地圖
    • 最新活動
    • 活動紀錄
    • 聯繫我們
    • 登錄

翹翹板

-媽媽的支點

  • 主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成為母親期小理論
  • 成為母親期大經驗
  • 媽媽資源地圖
  • 最新活動
  • 活動紀錄
  • 聯繫我們
  • …  
    • 主頁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成為母親期小理論
    • 成為母親期大經驗
    • 媽媽資源地圖
    • 最新活動
    • 活動紀錄
    • 聯繫我們
    • 登錄
返回
【媽媽不為人知】誰說選擇了,就不能喊累?

【媽媽不為人知】誰說選擇了,就不能喊累?

文:佳誼
更多詳情

我發現許多媽媽會遇到和我一樣的狀況,那就是當我們說很累的時候,有人就會回:「啊不是妳自己選的?」
是啊,我自己選的。
我選擇結婚、生小孩、成為媽媽,我選擇離開職場當全職主婦,也選擇邊帶小孩邊創業,在家庭與自我之間,來回奔波地找平衡。

就像昨天開看的日劇《對岸的家事—這就是我的生存之道》,第一集裡一句來自職業婦女的台詞:「我選擇要努力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,但為什麼會這麼痛苦、這麼累呢?我的選擇錯了嗎?」
那句話像一把鑰匙,打開了我長久壓抑的情緒——那些一次次說服自己「這是我自己選的」的無奈、說不出口的疲憊,還有一種慢慢滲出來的懷疑:「是不是我其實做不好?是不是我根本做不到?......」

但其實這不只是媽媽的故事。。

也聽過有位媽友的先生就是那種不太會表達情緒的人。
在工作上遇到很大的變動,部門重組、責任加重,原本工作的節奏一下子變得很混亂,但他晚上一樣準時回家陪孩子,從沒有表現出來,從不說自己累。
直到某天深夜才對媽友說了一句話:「我應該要撐起這個家...但我真的覺得好累。」
他想成為讓家人安心的人,所以選擇不把情緒說出來,選擇穩定、選擇沉默,選擇當一座山。
但有時候,那座山,也會感覺喘不過氣。

也曾經聽過沒結婚也沒有小孩選擇專心打拼事業的朋友的故事。
她過著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,外人看起來光鮮亮麗、獨立堅強,但有次她下班後跟我說:「我真的很努力活得像自己,但有時候回到家,還是會覺得心裡空空的,也不知道這麼拼到底是為了什麼?」

還有另一位朋友,是白天工作、晚上帶孩子的新手媽媽,她苦笑著說:「我真的不後悔回去上班,也知道這是我自己要的生活,但不得不說每天都像在跑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,常常還都是只有自己一棒接一棒...。」

更有許多家長說起教養的難處時,會常常被人不經思考的回:「啊這是你自己要生的啊,那當然要自己教好啊。」
我們不是不想教好,我們每天都在用盡全力啊。但把孩子帶大,真的不可能只靠一個人的努力。
可是當媽媽,好像錯了一點,累了一下,別人就等著說:「誰叫你自己選的?」

我們都在為自己的選擇付出,但這不代表我們不能喊累、不能抱怨、不能迷惘。
選擇了,不代表這條路就不會有風雨。
堅持了,也不代表心裡就沒有動搖的時候。

我不是要逃跑,雖然有時候真的很想(苦笑),只是希望在這段努力的旅程裡,有人願意聽聽我說:「我累了。」
而不是第一時間提醒我:「這是妳自己選的。」

  • 台灣第一推廣與陪伴 「成為母親期 MATRESCENCE」 團隊

    -高高低低裡,我們陪妳,從覺察走向綻放-

    從媽媽真實經驗出發,結合母親研究、心理、教育與社會文化視角,

    陪伴當代媽媽走出自己的節奏,並共同發聲,讓社會聽見母親的多元聲音。

Powered By
    Cookie的使用
   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。若繼續,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。
    了解更多